2023-07-23 07:08:20 來源: 生活网
7月20日,针对网上有关山东大学疑似废除学伴制度的评论,顶新闻记者从山东大学校长室相关人员处获悉,山东大学自始至终不存在上述制度,今后也不会设立留学生学伴制度。 “所以请大家不要相信谣言,不要传播谣言。” (7月20日头条新闻)
山东大学的这番言论很快引起热议,原因很简单。 互联网并非没有记忆。 山东大学声称“自始至终不存在”的学伴制度在2019年引发巨大舆论。2019年7月7日,山东大学发布《山东大学关于举办学生“学伴”活动的说明》生活网资讯,对网上质疑作出回应。
至今,这份文件仍可在山东大学官网和官方微博上找到。 “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”怎么能站得住脚呢? 这也给网友一种很不真诚的玩文字的感觉:记者询问“学生好友系统”,而我以前也开展过“学生好友活动”或者“学生好友项目”,所以“学生好友系统”当然“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”。
山东大学2019年的回应未能回应舆论提出的质疑。 这也使得山东大学的“学伴”活动在随后的几年里饱受诟病。 山东大学的这两条回复让人难以理解。 左顾右盼,对“学哥”询问后的真实问题和担忧视而不见。
网友对学伴制度的不满,与前几天备受争议的“暨南大学给予留学生高额补贴”一样。 表面汹涌的舆论背后,暗藏着同样的情绪,那就是高校留学生“超国民待遇”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不满。
从目前来看,这种不满主要表现在留学生录取、生活待遇、奖学金补贴等各个方面。 具体体现在录取标准的降低和“中外生区别对待”。 其背后的原因是,现在国内高校普遍入选世界高校名单,评分标准之一与在校外国学生有关; 此外,高校需要留学生来增加国际影响力,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。 因此,在国内大学本身不具备国际吸引力的情况下,留学生的刚性需求只能通过低门槛、高补贴的“诱惑”来实现。
这种特殊待遇多次在网络上引发舆论。 随着来华留学生问题持续引发热议,2019年7月20日,教育部国际教育司负责人表示,将推动中外学生管理衔接,严肃处理违纪违法学生。 2018年9月3日,《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(试行)》也发布,强调要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。
显然,“衔接”的执行和宣传存在一定问题,这为时不时爆发的“来华留学生特殊待遇”奠定了舆论基础,也为一些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条件。
总体而言,要解开公众对“学伴制度”的不满,需要回到最初的问题,即如何打破中外学生待遇悬殊的局面。 首先,回到原点,强化高校实力,建立严格的留学生招生机制,使招生录取过程公开透明,避免社会误解。 同时,教育部门也应杜绝通过附加待遇、降低门槛来吸引留学生的行为; 其次,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也应该透明,便于社会监督。
山东大学的“学伴”制度,以一种“特殊化”的待遇,想必很难真正促进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适应生活。 同时也无法提高我国留学生的教育质量。 这是一个“双输”的局面。 在我国教育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,公平、公正、透明是解决留学生教育长期存在问题的必由之路。
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之作品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权利所有人拒绝在本网站发布其作品,可与本网站联系,本网站将视情况予以撤除。
中新网广州9月2日电(王华 沈甸)“苏拉”于9月2日凌晨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沿...
City Walk这种“城市漫步”风头正盛,有人把它做成了一门生意。City Walk是否值...
广东首个核与辐射门诊开诊:普通市民可咨询,所有检测项目需自费...
一些企业带薪年休假“不让休不敢休不能休”专家认为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需加大...
海南港澳资讯虚假宣传老师荐股收益,诱导买点金手软件被骗可追回,炒股,选股,股...